中国环境报 2012-02-07
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以及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环保“两会”,会前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工作指明了方向。
如何抓住环保事业迈向新台阶的重大机遇,使环境保护真正进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干线、主阵地和大舞台,是每一位环保工作者需要客观面对、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重大命题。
一、深入学习领会环保“两会”精神,充分认识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污染减排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硬抓手、硬举措。李克强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也强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既可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又是从源头上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结构调整上下真功夫,从治本上想办法,充分发挥污染减排的引导和倒逼作用,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抓好污染减排工作。
污染减排是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推动力量。污染减排作为当前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成效就在于环境质量是否得到改善。通过污染减排,能够大规模推进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极大地促进环境监管能力的提升,能够大幅度地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从而推动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污染减排面临的压力巨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重化工业和能源的需求呈刚性增长,粗放型增长方式短期难有大的调整,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然很大,减排潜力缩小,任务更加繁重。特别是污染减排工作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推进难度增大、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能力建设跟不上减排形势需要、监管不力等问题。
二、抓住关键环节,全力推进“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
一是花更大力气抓好氨氮、氮氧化物两项新的指标减排,开拓好两个新领域。抓好氨氮减排,重点在系统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抓好氮氧化物减排,重点在全面推行燃煤电厂脱硝,强化水泥、煤化工等行业氮氧化物治理。开拓好交通环保领域和农村环保领域的减排工作。
二是继续扎实推进三大措施,巩固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能力建设。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继续强化工程减排,从严落实管理减排。推进环境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着力提高污染源监测、机动车污染监控、农业源污染检测和减排管理能力。强化重点污染企业的环境监控,修订完善减排统计监测和核查核算办法,完善减排考核办法。
三是统筹用好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四大手段,构建综合保障体系。健全完善环保法律法规,提高行业环境准入和排放标准。实施有利于污染减排的经济政策,严格环评审批,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继续强化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在政府绩效考核和国有企业业绩管理中的地位,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四是始终坚持四个检验标准。始终坚持以“环境质量是否有效改善、经济发展方式是否不断优化、经济综合决策是否充分参与、人民群众是否真的满意”作为检验污染减排成果的重要依据。在工作中,要坚定污染减排为了人民、污染减排依靠人民、污染减排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信念,要坚持“人民群众满意才是真的满意,只有人民群众满意,党和政府才会满意”的最高检验标准,时刻端正思想、鞭策工作。
三、不断总结减排工作经验,努力提升减排工作管理水平
2011年4项主要污染物预计会出现“三降一升”,其中氮氧化物排放量仍呈快速增长趋势。面对困难局面,我们要深入分析减排形势,不断总结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并在实际工作加以充分运用,确保各项减排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一要更加注重发挥对各省市减排责任考核的威力。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减排工作的关键。要认真开展好每半年一次的减排核查核算工作,公布污染减排考核结果,强化对各级政府考核结果的应用,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形成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
二要更加注重以制度创新完善污染减排工作机制。在继续完善减排考核、统计、监测、核查、调度、预警等制度的同时,要针对“十二五”减排的新内容新要求,着重建立完善建设项目总量指标前置、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管理制度。
三要更加注重以经济政策为核心建立污染减排长效机制。在减排的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经济政策,理顺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在完成减排任务中的权责关系,调动企业和地方减排积极性。要建立国家排污权交易中心,利用市场手段筹集污染减排资金,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四要更加注重以科学规划指导减排工程建设。科学规划是做好减排工作的基础,各地在开展减排工作时必须提前做好环境保护的科学规划,并融入到区域的发展规划或城市规划当中,要充分考虑当前和规划期内地区经济发展趋势与环境保护的需求,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制定适于污染减排的环境保护规划。
五要更加注重加强减排基础性能力建设。要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县城和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大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工业废水治理力度。继续加强燃煤电厂脱硫。